读《荷兰牧场和父老乡亲》感
《荷兰牧场和父老乡亲》是我最喜欢的一篇王小波杂文。
王小波去荷兰旅游,被荷兰牧场的景象所吸引。牧场在一片低洼地里,远低于运河的水面,茵茵的绿草上奶牛在吃草。原来,这里有十七世纪荷兰人建造的,由风车、运河组成的精巧排水系统。哪怕天降大雨,牧场也不会积水。
在他老家,人们用独轮车送猪粪。独轮车极难操纵,稍有不慎就会连人带车翻掉。人们练就一身本领,能在各种路上走。但不管技巧多高,总免不了栽跟头,摔得鼻青脸肿。
而且那些所谓“猪粪”,其实是垫猪圈的土。学大寨时要凑上报数字,常常刚垫上,猪还来不及在上面排泄就挖出来。
运猪粪未必比运水有价值。这种活应该让机器去做,犯不着用宝贵人力。
在团队中,如果缺乏长远整体思考,很容易陷入这样的困境——做的所有事情好像都没错,但效果甚微,甚至无意义。而人们陷入某种无意义的竞争中,可能是运粪车,也可能是加班死卷。
读《荷兰牧场和父老乡亲》感
https://a3d21.github.io/2021/11/04/2021-11-04-dutch-pasture/